吉安康明眼科医院:调节与聚散的关系
时间:2016-07-03来源:未知
日期:2016-07-03文章来源:未知责任编辑:王小玉浏览:次
关键词: 安康,明眼,科医院,调节,聚散,关系,调节,集合,以及,瞳孔
调节与集合以及瞳孔收缩为三联动的关系。其优点为增加神经支配效益和同步性。他们之间的联系途径为调节性集合和集合性调节。前者由调节性集合量与调节量之比AC/A比率作定量,后者由集合性调节量与集合量之比即CA/C比率作定量。AC/A比率平均4/1,随年龄略增,在老视前期呈指数上升,CA/A比率平均为1/12,10岁时最高,随年龄呈线性下降,至40岁后降为0.临床上以AC/A比率作为诊断和处理双眼视异常的重要依据。
刺激性AC/C比率和反应性AC/A比率:临床上以调节需求和测试镜度数之和为调节刺激,将所测调节性集合量与之比,即求得刺激性AC/A比率。但是真正调节反应量并不一定等于调节刺激量,通常调节滞后+0.25~+0.50D,调节反应量可由客观电脑验光仪或动态检影确定,将所测调节性集合量与之比,即为反应性AC/A比率,在做科研时必须如此,因其真实严密,但在临床上为方便计,仅采用刺激性AC/A比率。
计算性AC/A比率和梯度性AC/A比率:
计算性AC/A比率的计算公式为:
AC/A=(近距集合需求-远距隐斜+近距隐斜)/近物调节需求
或 AC/A=瞳距+近测距×(近隐斜-远隐斜) 式中,瞳距单位为cm,近测距单位为m。
梯度性AC/A比率的计算公式为:
AC/A=(隐斜#1-隐斜#)/(调节刺激#1-调节刺激#2)
或AC/A=【近距隐斜-(加+1.00D的近距隐斜)】/(+1.00D)
计算性AC/A比率在测隐斜有远近之分,在侧近时受近感知集合的影响而增大,而梯度性AC/A比率均在近处测,近感知集合相互抵消。因此,计算性AC/A比率较梯度性AC/A比率要大些。
温馨提示:如果你在阅读文章时碰到不清楚的地方,可以通过在线咨询咨询我们专家;如果你需要看病又不想排队挂号,也可以提前进行网上预约或者直接拨打康明的全国免费专家热线:400-0796-909进行电话预约,我们会免费为您安排。
上一篇:预防三种春季常见眼病 下一篇:吉安康明眼科医院:沙眼病因